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
3、制冷消耗功率: 空调器的制冷消耗功率有名义制冷消耗功率和实测制冷消耗功率之分。前者是指空调器铭牌上标称的制冷消耗功率,或者说,是与名义制冷量相对应的消耗功率,单位为W;后者是指空调器在通常条件下进行制冷运行时实际的消耗功率。 如果空调器使用的环境温度不符合名义制冷条件,如室内温度高于27℃,室外温度高于35℃,空调器的实测消耗功率必然大于名义制冷消耗功率。 *国家标准规定,空调器的实测制冷消耗功率应不大于名义制冷消耗功率110%。 4、制热消耗功率: 空调器的制热消耗功率也有名义制热消耗功率与实测消耗功率之分。前者是指空调器铭牌上标称的制热消耗功率,即与名义制热量相对应的消耗功率,单位为W;后者是指通常条件下进行制热运行时实际的消耗功率。 *国家标准规定,空调器的实测制热消耗功率应不大于名义制热消耗功率的110%。 5、能耗比EER和性能系数COP: 能耗比EER又称能效比,它是指在额定工况和规定的条件下,空调器进行制冷运行时制冷量与有效输入功率之比,其值用W/W表示。 性能系数COP是指在额定工况和规定条件下,空调器进行热泵制热运行时制热量与有效输人功率之比,其值也用W/W表示。 上述有效输入功率是指在单位时间内输入空调器内的平均电功率,包括压缩机运行的输入功率和化霜输入功率(不用于化霜的辅助电加热装置除外)、所有控制和安全装置的输入功率及热交换传输装置的输入功率(风扇、泵等)。 国家现行空调器能效标准分为5级,一级最节能,能效比在3.4以上,二级为3.2,三级为3.0,四级为2.8,五级为2.6。我国自2005年3月1日起实行空调能效标识强制认证制度以来,五级产品及五级以下产品已基本淘汰,大部分产品为三级,某些优质产品(如直流变频空调器)的能效比已达到4.42。 6、循环风量: 空调器的循环风量是指在其新风门完全关闭的情况下,单位时间内向密闭空间、房间或区域送入的风量,也就是每小时流过蒸发器的空气量,单位为立方米/秒或立方米/小时。 循环风量是空调器的重要参数之一。空调器循环风量大,必然会造成进、出风口空气温差小,出风温度高,同时风机噪声大;而循环风量小时,噪声下降,出风口空气温差大,造成空调器能效比下降,电耗增加。用户在选择空调器时,在保证噪声允许的前提下,应尽量选用大循环风量的空调器,这样可以节省电能。 7、噪声: 空调器的噪声是指其运行时产生的各种杂音。这些杂音主要由循环风、风机、蒸发器、冷凝器及压缩机产生。 空调器铭牌上的噪声,是在国家标准GB/T7725-2004规定的工况条件下,在噪声测试室中测得的,单位为dB。国家标准规定,制冷量在2000W以下的空调器,室内机组的噪声不应大于45dB,室外机组的噪声不应大于55dB;制冷量为2500~4500W的空调器,室内机组的噪声不应大于48dB,室外机组的噪声不应大于58dB。 8、电源及额定电流: 国家标准GB/T7725-2004规定,房间空调器使用的电源,除特殊要求外应为单相交流(AC)220V,或三相交流380V,电压值允差为士10%,额定功率50Hz。 额定电流是空调器在国家标准GB/T7725-2004规定的工况下连续运行时测得的电流,实际运行中允许不大于产品铭牌上标称的名义电流的11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