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有技术下,这样高主频的计算机很难出现。自从英特尔在1978年推出8086处理器以来,半导体技术已经快速发展了几十年。然而,中央处理器的主频刚刚达到5千兆赫以上。即使使用液氮等极端散热,现有的中央处理器最多只能达到6-7Ghz的主频,包括显卡的主频,这仍然是频率上限。 事实上,仅仅从频率上来看中央处理器和显卡是非常片面的,因为即使是十多年前的奔腾4处理器也可以接近4GZ的主频,而AMD的推土机架构FX系列可以轻松达到4GZ以上,但是它们的性能却比最新处理器差得多。原因是半导体芯片的强度不仅取决于主频,还取决于架构设计。 事实上,仅仅从频率上来看中央处理器和显卡是非常片面的,因为即使是十多年前的奔腾4处理器也可以接近4GZ的主频,而AMD的推土机架构FX系列可以轻松达到4GZ以上,但是它们的性能却比最新处理器差得多。原因是半导体芯片的强度不仅取决于主频,还取决于架构设计。 在那些日子里,酷睿2处理器可能会超过奔腾d处理器,其主频小于2Ghz,大于3Ghz。现在AMD reelon可以轻松超越主频超过3Ghz的FX8000处理器。原因是优秀的架构设计可以以较低的频率和较低的功耗获得更高的性能。这是主流中央处理器的设计理念。 如果现有技术和材料的中央处理器和图形卡能够达到10Ghz以上的频率,性能肯定会大大提高,但是功耗和发热会非常大,根本不可用。与制造超高频芯片相比,要获得性能提升不如“简单地”增加内核数量,因为成本较低,性能提升也非常明显,因为显卡本身是并行结构,所以频率提升速度比CPU慢,每一代显卡主要是通过增加流处理器的数量和架构的效率来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