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比亚迪刀片电池推出以后,确实在市场上引起了很大反响,其中争议最大的就是宁德时代也搞了针刺实验,这里我们不对比宁德时代和比亚迪的电池技术孰优孰劣,宁德时代也有类似的CTP技术(Cell To Pack,即电芯直接集成 ...
比亚迪刀片电池推出以后,确实在市场上引起了很大反响,其中争议最大的就是宁德时代也搞了针刺实验,这里我们不对比宁德时代和比亚迪的电池技术孰优孰劣,宁德时代也有类似的CTP技术(Cell To Pack,即电芯直接集成到电池包,而非像早期的特斯拉汽车采用的电池组),单从刀片电池结构来讲讲有什么特点。说到“著名的针刺实验”,有不少人认为只是单一的模拟电动车受到碰撞时的电池损伤情况(挤压、变形、穿刺等)。其实不然,针刺实验主要还是考验电池内部隔膜破裂时的内部短路情况,毕竟类似电动汽车这种大容量电池在密闭的空间短路起火后,会非常迅速地发生爆炸,灭火装置基本起不到作用。析锂
图3刀片电池本身也是一种CTP(Cell To Pack,无模组)方案,属于结构创新而非材料创新。CTP技术大幅减少了电池组中的电池模组,将十数个小的模组变成了两个或四个大的模组,从而省去了大量的零部件、连接线和壳体,在相同体积的电池组中容纳了更多电芯,提高了电池组整体的能量密度(见图3)。而比亚迪的刀片电池组由于其电芯本身足够长,通过特殊的设计和组装工艺,可以实现更彻底的无模组化。首先刀片电池的长度达到了960mm(比亚迪还在研究长度达到2000mm的极片及其封装技术),自然其内部的极片也是这个长度,而其他厂家的电池极片一般都在700mm甚至500mm以下。可见960mm的极片生产工艺还是有一定难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