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牙的发展,蓝牙取名叫蓝牙?红牙不好听吗?
直到半个世纪后的1994年,爱立信把它从垃圾堆里捡回来,并用于研究手机与其他设备的连接方法。 继爱立信后,诺基亚、英特尔、东芝、IBM 等当时顶级科技公司也开始研发蓝牙技术。 最后他们为了方便分蓝牙这块蛋糕,如前文所言,决定合作成立蓝牙技术联盟。 在1999年正式推出蓝牙1.0,向全球推广蓝牙并迅速掀起一波“蓝牙热”,1年内有 1500 家公司加入。 虽然蓝牙在诺基亚、爱立信的大力推广下很火热。 可惜由于技术不成熟,很多厂商投诉产品不兼容,根本没法用,外加蓝牙设备价格昂贵。 蓝牙1.0 最终没得到普及,成为小众冷门,只有爱立信寥寥几位成员使用的无线连接方式。 (爱立信第一台蓝牙手机:T39mc) 2004年,经过 5年的改良,蓝牙2.0 诞生,解决 1.0 不兼容的问题同时,添加连接多个设备的能力,传输速度提高到 3Mbps。 如连接蓝牙音响时,可以让两个蓝牙音箱进行左右声道播放,不再局限于单个音箱。 又过了 5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蓝牙3.0 出现,速度提高 8 倍达到 24Mbps。 支持电视、电脑、打印机等设备的连接,可以传输视频等大文件。 蓝牙耳机、蓝牙音箱、无线鼠标键盘等,便是从蓝牙3.0 开始流行起来。 然而功耗超级高,小雷记得那会用诺基亚手机收个 10M 文件,立马没了 5% 的电。 不过很快,蓝牙3.0 刚蹦跶完 1年,就被 2010年推出的蓝牙4.0 替代。 这一代解决了功耗高的问题,还非常人性化地提供三种蓝牙模式:低功耗蓝牙、传统蓝牙、高速蓝牙。 连接范围从十几米史诗级加强到 100 米以上。(然而 10 米断开连接,实验室数据,你懂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