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0
积分0
阅读权限5
注册时间2011-9-19
最后登录2013-10-28
在线时间4 小时
初来咋到

- 帖子
- 0
- 主题
- 0
- 积分
- 0
- 在线时间
- 4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1-9-19
- 最后登录
- 2013-10-28
|
我做维修十几年来,回顾过往,总结了点东西再来跟大家分享。因为,我们如果利用下面几个基本的,应付和处理棘手的疑难故障,还是觉得游刄有余的。
方法1: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是我们要养成的第一个好习惯,修机器也要讲计划。由于新技术层出不穷和日新月异,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不断地去学习。预先去了解新的技术,新产品的功能等等。有目的有计划地去补足我们那块短木板。把平时离散的、零碎的、杂乱的、有如数字信号样的知识整理转变成有序的、条理性的、连贯性的、系统性的模拟式的知识。当我们维修到一种新机器的时候,由于对他知之甚少,往往有些心理畏惧,担心弄不好还搞烧机。这个时候我们先要去找资料,什么图纸啊,IC功能脚,原理方框图啊,然后与实物对照,了解机芯的设计布局,然后根据故障的表现和运用机器的一些功能来判断是那个部分,什么区域出了问题.进行诊断!然后就要结合我们的
维修经验,再联系我们以前学过的原理基础知识,再做具体的测量,得到了一手的资料.当然,到这里我们之前必须设立个参照.知道什么样的状态是好的---正常的?他应该具备的一些功能等.一些电量参数,来做我们的参考.不知道也行,但要考验我们的硬工夫了.就是要运用我们的原理知识来进行分析、运算等。这样就耗费时间长,象在做研究了。那要想加快速度,提高一点效率,该怎么办了?这就回到我们有句老话:凡是预则立,不预则废。
这里介绍我的方法,当碰到一个新机器的时候,在这个机器还是正常的状态下,我们就做了一手准备。找来原理方框图,把信号的节点(流入和流出点)和关键点的电压、波形和变量关系记下来。也可以根据原理图拿好机器来做些简单故障实验。然后在原理图上面一一记录下来。这样一来我们对新机器了解就更加深刻了。
方法2、 磨刀不误砍才工。当我们碰到一台故障机器的时候,习惯性地去急于换零件,想一招制胜,一步到位。除非我们心理十拿九稳,否则我们还是要先去测一下几个关键点的电压记录下来,然后在排除故障后,再回头来测一下几个关键点的电压,拿来对比一下。或许得出更好的一个结论。这样一来,下次我们碰到同样或类似的故障机器,就有有力的判断依据。就更能鉴别故障的本质原因。能有效地提高我们对故障判断的准确性,系统归类故障现象,从而提高我们的维修效率。这就无不印证了我们那句老话:磨刀不误砍才工。或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方法3、故障千变万化,万化不离其宗。故障千变万化,万化不离其宗.要求我们看清故障的本质。深入探究其根本原因。能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修好了一台疑难机器了之后别忘了进行总结和记录。我们碰到很多人,他们是这样的。他说他原来修过的一台机器,现在又碰到了同样的问题。却不懂得如何修?或花了很多时间都还没有修好。还要打电话到处去询问。(这个不要见笑,是经常有的事情。)原因是这样:原来那个同故障的机器他是问人家的,人家叫换什么来的了?换了就修好了!那是他学猪八戒把整个人参果给吞下去了,还不知道人参果是什么滋味了!看现在他又要向人家要人参果了。所以……
但是,现在又想不起来啦!换什么来着了?即使想起来了,换了还不见好。怎么办?还是同样故障啊?习惯于要来的人参果,几乎不花什么成本。他拿来也不要嚼嚼一下,细细得品味一下。这次犯上了,下次还有可能碰到的!真是搞不懂啊!
这又回到了我们那句几乎成了维修行业的口头禅了的——“故障千变万化,万化不离其宗。”那宗是什么啦?她就是我们要学的原理!要求我们基础原理知识要学扎实!同样我们自己还存在的一个问题是,千辛万苦修好了一台疑难机器,取得好象全世界人都为之振奋高呼的伟大成果的一台机器,结果由于一场高度紧张过后的放松,没有趁铁还是热的时候使把劲,好好总结,分析和回顾一下,深入仔细揣摩思考,再深刻的理会类似的故障。加深印象!又使自己技术水平提高到更高的一个层次。各位说原理知识重要不重要啊?
本文转载自易修网金卡会员http://vip.easiu.com/jk59691/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