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资料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查看: 1879|回复: 6

[维修实例分享] T25SK076 开机有高压,光栅没有出现就自动关机

[复制链接]

论坛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帖子
13473
主题
2589
积分
131786
在线时间
5207 小时
注册时间
2002-7-21
最后登录
2015-12-19

终身成就常驻居民特殊贡献最佳版主

QQ
发表于 2010-9-5 21:45: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故障机型:T25SK076
故障现象:开机有高压,光栅没有出现就自动关机。
分析与处理: SK 系列的机器保护有场失落保护,X 射线保护。该机型场失落保护是通过OM8373 的 50 脚检测的,X 射线保护是通过 OM8373 的 36 脚检测。 当这两脚, 任一个脚异常都会被内部的寄存器锁存,CPU通过 I2C 总线检测到这个异常信息后, 立即进入中断程序执行关机指令或者其它的指令(至于执行什么样的操作指令,是由程序决定的) 。CRT 电视的场失落保护的目的是保护荧光粉局部温度过高而灼伤,即是不 能有过亮度的水平亮线出现。所以场失落保护的时间是在荧光屏没有亮的时候就已经保护了。        CRT 电视的场失落保护原理是通过检测场 逆程脉冲来实现的。 CRT 电视场失落保护的措施有两大类:采用飞利浦电路的一般都是由 CPU 执行关机,采用东芝电路的一般是 IC 内部电路消隐动作或是外部专用消隐电路动作。 CRT电视的 X 射线保护的目的是防止过量的X 射线辐射和过高的逆程脉冲损坏行管。CRT 电视 X 射线的保护原理是对行逆程幅度进行整流,通过检测经过整流的直流电压来执行硬件或者软件关机。CRT 电视的 X 射线保护措施一般都是执行关机。
对于以上保护原理的叙述,我们可以知道。对于        X 射线保护,保护采样的信息是直流所以我们可以短暂的采取断开电路或者降低采样直流电压的方法来判断是否电路保护动作(最好是直流电压检测) 。而对于场失落保护,由于采样的信息是场逆程脉冲信息,我们是不能断开保护电路来进行检修的。即使一台不是场保护的电视如果断开场保护电路反而就变成场保护了,所以场失落保护电路是不能断开电路进行检修的, 只能采用电阻, 电压法进行检测查找故障。 对于以上的保护只要采取正确的检修思路就可以在较短的时间里找到故障点了。
故障原因:R452 开路。

初级维修员

Rank: 2

帖子
13
主题
2
积分
53
在线时间
6 小时
注册时间
2010-7-31
最后登录
2014-6-7
发表于 2010-9-6 22:24:21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中级维修员

Rank: 3Rank: 3

帖子
61
主题
22
积分
100
在线时间
24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6-4
最后登录
2014-5-24
发表于 2012-5-13 09:51:24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soso_e18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中级维修员

Rank: 3Rank: 3

帖子
83
主题
10
积分
232
在线时间
21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8-21
最后登录
2014-9-9
发表于 2014-1-6 21:01:45 | 显示全部楼层
讲的非常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初级技师

Rank: 5Rank: 5

帖子
412
主题
224
积分
1103
在线时间
12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4-7
最后登录
2014-12-3
发表于 2014-7-13 12:20:06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初级技师

Rank: 5Rank: 5

帖子
255
主题
59
积分
851
在线时间
181 小时
注册时间
2004-3-19
最后登录
2014-8-21
QQ
发表于 2014-8-3 22:20:44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中级工程师

Rank: 9Rank: 9Rank: 9

帖子
864
主题
66
积分
10969
在线时间
469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8-4
最后登录
2024-9-26

优秀会员

发表于 2014-9-8 18:40:17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谢管理员好贴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门户地图|手机版|小黑屋|家电维修论坛 ( 蜀ICP备14030498号 )

GMT+8, 2025-5-22 17:1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