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资料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查看: 133|回复: 0

蓄冷中央空调节电技术简析

[复制链接]

高级技师

Rank: 7Rank: 7Rank: 7

帖子
545
主题
527
积分
3032
在线时间
42 小时
注册时间
2014-11-13
最后登录
2015-1-4
QQ
发表于 2014-11-26 11:22: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空气调节的工作原理
  1.空气调节装置的基本结构
  
  空气调节装置主要由三部分组成。

  (1)制冷系统:它包括压缩机、膨胀阀(或毛细管)、蒸发器、冷凝器和连接管路组成的封闭系统,其中充灌制冷剂,一般用氟里昂,通常把压缩机、膨胀阀、蒸发器、冷凝器几大部件称之为制冷机组,完成制冷功能和向空调箱输送冷媒的任务。
  
  (2)空气系统:它主要包括空气处理设备、管道送风设备和末端设备,完成空气净化功能和向空调室送风、回风的任务。
  (3)电气控制系统:它主要包括对空气净化和温、湿度的控制,各种阀门和风门的调节,以及完成各种保护功能和操作监控的任务。
  
  2.空气调节的工作循环
  
  空气调节的工作过程就是制冷系统和空气系统不断循环的过程。
  
  (1)蒸发器是制冷剂从冷冻水回水摄取热量的装置。在蒸发器中,低压液态制冷剂从冷冻水回水摄取热量后蒸发为低温低压的蒸汽。
  
  (2)压缩机是提高蒸发后的低温低压制冷剂蒸汽压力,使其在冷凝器中容易液化的装置。在压缩机中,蒸发后的低温低压蒸汽制冷剂被压缩到可以液化的高温高压蒸汽。
  (3)冷凝器是把压缩后的高温高压蒸汽制冷剂进行冷却液化的装置。在冷凝器中,把制冷剂从冷冻水回水摄取的汽化潜热和压缩机产生的压缩热传递给冷却水,使制冷剂冷凝为高压液体
  
  (4)膨胀阀(或毛细管)是把冷凝后的液化制冷剂的压力降到能使其达到蒸发压力状态的装置。高压液态制冷剂经过膨胀阀(或毛细管)降到低压制冷剂,以便使它能够在低压蒸发器中膨胀蒸发,从而完成制冷循环。

  (5)冷却塔是冷却循环水的装置。经过冷凝器的冷却水吸收了制冷剂的冷凝热而升温,为了使冷却水能循环使用,使它在流经冷却塔的过程中进行强制降温,然后返回冷凝器,从而完成冷却水的循环。

  (6)在完成上述制冷工作循环的同时,经蒸发器降温了的冷冻水进入空调箱,在其中把空气系统中的回风和新风冷却后送入风道至末端空调室,在空调室升温的空气进入回风道,经过部分减排后回到空调箱与新风一起再行冷却,从而完成空气循环。周而复始,空气调节工作过程持续不断地进行下去。
        二、蓄冷系统的类别
  
  1.蓄冷方式

  蓄冷方式是指从热力学角度观察所采用的蓄冷方法。蓄冷空调的蓄冷方式基本上有两种:一种是显热蓄冷,它是在蓄冷介质状态不变的情况下,使其降温释放热量后蓄存冷量的方法;另一种是潜热蓄冷,它是在蓄冷介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使其状态变化释放相变潜热后蓄存冷量的方法。

  根据蓄冷介质的不同,蓄冷系统分为三种基本类型:一类是水蓄冷,即以水作为蓄冷介质的蓄冷系统;另一类是冰蓄冷,即以冰作为蓄冷介质的蓄冷系统;再一类是共晶盐蓄冷,即以共晶盐作为蓄冷介质的蓄冷系统。水蓄冷属于显热蓄冷,冰蓄冷和共晶盐蓄冷属于潜热蓄冷。
  
  水的热容量较大,冰的相变潜热很高,而且都是易于获取和廉价的物质,是采用最多的蓄冷介质,因此水蓄冷和冰蓄冷是应用最广的两种蓄冷系统。

  2.蓄冷方式的分类

  蓄冷方式的分类方法有多种。按蓄冷设备结构的不同来区分,水蓄冷主要有迷宫式、隔膜式、多槽式和水温分层式几种,冰蓄冷主要有冰盘管式、容积式(封装式、冰球式)、冰片滑落式和冰晶式(冰泥式)几种。冰蓄冷是蓄冷空调发展的主流。

  蓄冷方式各种设备的结构和工作特性这里不作介绍,请参阅有关专业文献。
  
  3.蓄冷空调的特点
  (L)蓄冷中央空调系统:蓄冷中央空调系统是在传统中央空调装置中,加装一套蓄冷装置形成蓄放冷循环后的空调系统。

  蓄冷中央空调系统与传统中央空调系统相比,最突出的优点是:可全部或部分地转移制冷设备的运行时间,从而能较大幅度地降低电网的高峰负荷、充填低谷负荷、进行移峰填谷,是在终端用户移峰填谷的主要技术手段。它一方面可在供电方提高电网运行的可靠性和经济性,降低了供电成本;另一方面可在需电方使空调用电避开电网负荷高峰时段的高价电力,充分利用负荷低谷时段的廉价电力,节省了电费开支。对于供电资源短缺的电网还可以部分地缓解电力供应的压力,对于负荷增长较快的电网会减少增建电厂和输配电系统的电力投资。对于要求较高的空调用户,采用蓄冷空调相当设置一个备用冷源,一旦临时停电可作为应急冷源,启用蓄冷装置和自备电源投入运行,可以保障主要部位的空调负荷。

  蓄冷空调能给电力供需双方带来更多的功效,为供需双方开展合作共同推动蓄冷空间的应用创造了更多的机会,这也是为什么近六年来我国蓄冷空调起步较快的重要因素。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劳动生活条件的改善,电网负荷的峰谷差还会增大,尤其是南方大中城市的空调负荷估计要占地区电网的20%~40%,其中中央空调将占相当大的比例,蓄冷空调必将成为需求方管理在节约电力方面一个重要的技术支持手段。

  当然,蓄冷空间也存在明显的缺欠:一是它的系统运行效率比传统中央空调要低,主要是增添了蓄冷系统后增加了换热、传热和工质损失,以及冰蓄冷制冷机蒸发温度低导致制冷效率下降;二是它的占地比传统中央空调要大,主要是增加了蓄冷设备及其管路和附属部件等。
  
  (2)水蓄冷中央空调系统:水蓄冷与冰蓄冷相比,它的主要优点是它的制冷效率高、蓄冷设备简单、易于改造、见效快。
  
  其一,传统中央空调的制冷机、风机、水泵、空调箱、管路等主要部件不必更换,可直接使用;

  其二,以水作为蓄冷介质,它的获取方便,价格低廉;

  其三,不需降低制冷机的蒸发温度,制冷深度不变,可保持较高的制冷效率;
  
  其四,蓄冷设备比较简单,容易将传统中央空调系统改造为水蓄冷空间系统,投资少,工期短,见效快。
  
  它的主要缺欠是蓄冷介质的蓄冷密度低,蓄冷设备占地大和蓄冷效率低。

  水的比热是4.1868KJ/(KG?K)(1.0KCAL/KG?℃),冰的相变温度是O℃、相变潜热333.3KJ/KG(79.6KCAL/KG)。在水蓄冷方式中,通常的蓄冷温差在5℃左右,LM3水的蓄冷能力为20.9×103KJ,相当5.8KW?H。在冰蓄冷方式中,LM3的冰(相当924KG)其蓄冷能力为308×103KJ,相当85.6KW?H。理论上,在水和冰两种蓄冷介质同样体积下,冰蓄冷能力约为水蓄冷能力的15倍。因此,在提供相同蓄冷量条件下,水蓄冷设备用占地要比冰蓄冷占地大得多,因而受场地条件约束大。若能够与消费水池共用,不但可以节省占地,而且还可以减少投资。
  
  水蓄冷的蓄冷槽内不同温度的冷冻水易于掺混,以及庞大蓄冷槽的水表面散热损失较大等因素的影响,使它的蓄冷效率偏低。
  
  (3)冰蓄冷中央空调系统:冰蓄冷与水蓄冷相比,它的主要优点是蓄冷密度大,蓄冷能力强,蓄冷效率高,并可实现低温送水运风,水泵和风机容量较小。
  其一,由于它蓄冷介质的蓄冷密度大,故蓄冷设备占地比水蓄冷设备占地小得多,这在大中城市高层楼宇设置蓄冷空调是一个相对有利的条件;

  其二,冰蓄冷设备内的蓄冷温度虽比水蓄冷设备内的蓄冷温度低,蓄冷设备内外温差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门户地图|手机版|小黑屋|家电维修论坛 ( 蜀ICP备14030498号 )

GMT+8, 2025-5-1 16:2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