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资料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查看: 563|回复: 1

空调压缩机跳机的常见原因分析

[复制链接]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帖子
5164
主题
1409
积分
110523
在线时间
1440 小时
注册时间
2010-1-31
最后登录
2015-10-25

常驻居民优秀勋章荣誉勋章终身成就优秀会员优秀勋章第三次发帖优秀会员

发表于 2012-11-25 22:37: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空调压缩机跳机的常见原因分析
相关搜索: 压缩机, 空调压缩机, 保护器
空调压缩机跳机的常见原因分析
                     

文本标签:空调 压缩机   
通常所说的压缩机跳机,就是压缩机过载保护器断开,过载保护器一般分为内置型和外置型,一般过载保护器跳开

后恢复的时间较长工,此时空调不能正常使用。跳机的原因是综合性的,检修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总之,电流或温

度高都容易导致压缩机保护器动作。下面就是从这两方面来探讨哪些因素会引起压缩机电流大和壳体温度高。



运行电流大

1    外机散热不良

   (1)  外机回,排风短路,如外机装在封闭式阳台内,狭小的过道内,屋内等不通风的地方,风口前有阻碍物。

   (2) 外机风量小,散热速度慢,如外机冷凝器太脏或被灰尘油污堵死,风扇电机转速慢,风扇电容变小,外机

周围温雀叩取?/p>

2    电压因素

   电源电压偏低或偏高,两种情况均会引起压缩机工作电流偏高,而国内电压偏低的情况占绝大多数,特别是用电

高峰时。

   (1)  电源电压(即开机前的电压)若太低,应让用户重新布线,如电压在190V左右,可考虑加装稳压器,若

太低则无效。

   (2) 查开机后的压降,正常情况下压降只有十几伏,压降过大的(建议压降达20V以上且压缩机启动后电压低

190V的),应加粗电源线或重新布线,并排除线路接触不良等故障。

3   制冷系统故障

   (1)  如系统中是否有空气,空气往往积存在冷凝器的上部,因为它不能通过冷凝器的积液器,系统内是否有空

气,一般可用系统压力的跳动情况来确定,如系统内有空气,则应重新抽空加氟处理。

   (2)氟过多,压缩机长期处于过负荷的状态,最终会导致压缩机过流跳机。此情况应放出部分氟至标准范围(环

境温度35度时通吸气压力为0。5MPa左右)。





壳体/内部温度高


1    压缩机润滑不良

   (1)  室内,外机高差大于5米未做回油弯,或只在一条管上做了回油弯,系统不能顺利回油,压缩机因缺少润滑

在运行过程中温度慢慢上升,最后导致过热跳机。如:室外机在下面,制热运转,这种工况下,气态工质在粗管内向

上流动,液态工质在细管内向下流动,因此回油较差。室外机在上面,制热运转,气态工质在粗管内向下流动,液态

工质在细管内向上流动,因此回油较好。制冷时情况与上相反,回油弯有U形和S形两种,S形可加在连接管的中间部

位,U形一般接近机器加装,半径应尽可能小

  (2)系统内杂质,水分太多,使润滑油变质,碳化,不能发挥正常的效果,导致压缩机温度急剧上升,过热跳机。

此种情况一般发生在维修过的机器或使用时间比较长的机器上,检查系统中的物质若呈黑色,则肯定存在该情况,此时

应用氮气清洁系统,更换压缩机,毛细管组件,重新抽空加氟。

  (3)空调常在低于0度的环境中使用,压缩机启动时机内润滑油发生起泡现象,使大量的润滑油瞬间流出压缩机,

此时系统设计的再好也没用,回油的速度远低于排油速度,压缩机缺少润滑引起温度上升,过热保护,遇到这情况,

应给压缩机安装一个油加热器(40W---60W,220V),在压缩机停止时,继续保持给油加热器通电,接法是把油

加热器串联在接触器的常闭开关上,再接到电源的火,零线,



2    压缩机冷却效果不好

系统氟过少,压缩机工作时温度非常高,高温线圈是靠吸入的制冷剂来冷却的,如果氟过少,系统流量就小,

不能满足蒸发器100%的负荷,导致吸气过热度增大,加上压缩机吸气流量小,冷却效率大为下降,这样长时间运行

即可导致压缩机热保护  

初级维修员

Rank: 2

帖子
23
主题
4
积分
73
在线时间
23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11-18
最后登录
2012-12-16
发表于 2012-11-28 19:54:44 | 显示全部楼层
过滤网特脏也有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门户地图|手机版|小黑屋|家电维修论坛 ( 蜀ICP备14030498号 )

GMT+8, 2025-5-24 00:3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