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资料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三八资料网 门户首页 空调维修 查看内容

格力多联机不报任何故障外机不启动如何维修?

2020-9-11 15:26| 发布者: 南召修电视| 查看: 56| 评论: 0

摘要: 说起空调不报故障,不启动,也许就有点懵了,因为我们习惯了有故障代码去维修,有故障代码就有维修方向,突然遇到一个不报任何故障,外机就是不启动,维修无从下手。我想起了很多年前的一个案例,那也是我最早遇到这 ...

说起空调不报故障,不启动,也许就有点懵了,因为我们习惯了有故障代码去维修,有故障代码就有维修方向,突然遇到一个不报任何故障,外机就是不启动,维修无从下手。


我想起了很多年前的一个案例,那也是我最早遇到这类故障的初期。


当时还在陕西格力销售公司上班,那年夏天去指导售后网点维修,有一个网点说他们遇到了一台多联机,在线控器上不显示任何故障,外机主板上显示的是“on”,也就是正常运行,但是外机实际上是不工作,内机也不出风,那这种情况维修就陷入了困境。


因为这个问题售后人员更换了主板,故障依旧,主机就是不听使唤,就像人一样,明明表现很正常,就是躺在那里动不了。


当时用格力便携式调试器TS01检测了各项数据,我认为显示的数据是正常的,高压、低压、排气温度,环境温度等,没有异常问题,我把调试器上的运行数据进行拍照的时候,也没有发现问题!(那个时候还是不够细心)


把照片数据发给珠海总部工程师,请他们对数据进行二次分析,过了一段时间,总部的工程师反馈回来信息,说油温2感温包显示的温度不对,机组没有工作,显示的温度是126℃,请确认一下这个感温包是不是有问题,那我再去看这张图片的时候,发现它显示的温度是确实是126℃。



你还记得前面说了,室外机停机状态,为什么会出现这么高的油温温度呢?


这个主机压根就没有工作,那这个温度来自于哪里检测的呢?


只有一种情况,就是感温包的阻值发生了偏移,感温包里面是热电阻(铜或铂),当感温包阻值发生偏移,它测的温度是不准确的。


而格力采用的感温包都是负温度系数,它是随着环境温度的上升阻值下降,随着环境温度的下降阻值上升。例如50K的铜头排气感温包,在排气温度25℃测量是50KΩ,当排气温度是50℃时,对应的阻值大约是17.65KΩ。



请注意,重点来了,这个机组显示是油温2感温包,实际上他没有油温感温包,而这个报警的感温包在哪里呢?


在压缩机的壳顶位置,更准确的名字应该叫壳顶感温包,只是用电脑软件和调试器检测的时候,它显示为油温感温包。


我们找到了一个50k的铜头感温包更换之后,这个主机立马可以正常的运作。



为什么感温包阻值偏移而机组不能工作呢?


当外机的某一个感温包,尤其是排气(50k)感温包,或者是油温感温包出现阻止异常,它就会造成主机不报警不工作!



你可能会问,是感温包问题,为什么它不显示故障代码呢?


因为感温包没有开路也没有短路,主板可以检测感温包的电压,如果开路(断开)是检测不到感温包反馈回来的5V电压,而短路就是这个感温包中间被短接了,直流5V电压没有降压直接回主板。


当某一个感温包开路的时候,或者主板上就没有接这个感温包,它显示的是-100℃或者-30℃,同时主板会报相应的故障。


如果主板上面没有这个感温包,主板不进行保护检测,这个控制回路是不对这个感温包做判定,即使显示-100℃或者-30℃,主板也不会报故障。


图中数据是格力四代家用多联机,没有油温感温包,也没有低压压力传感器。


所以当你遇到格力的多联机,不报任何故障,外机不启动,五代机请用口袋精灵,四代机请用调试器或者是调试软件对外机数据进行测量,尤其是感温包,你可以看看某感温包显示的温度,它显示的温度是不是有很大的变化,就是比正常的环境温度高很多。


根据多年的经验,遇到这种情况我们进行维修时,多数情况下都是感温包的阻值发生了偏移,就是它的阻值变小,显示的温度偏高而出现了同类的问题,无论是格力4代多联机机还是5代多联机,都会出现同样的问题。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 打磨型号的集成电路求助
  • 三菱变频器A540电路图(包含电源,驱动 保
  • 索尼KV-F29 、KV-K29 、KV-J29 型号图像暗
  • 上菱BCD-180W无霜电冰箱烧坏风扇电机故障检
  • 实战冰箱冰柜维修现场维修经验
  • 仿白金机维修及驱动板电路图参数
  • 高压放电拉弧点火模块
  • 户户通主芯片植锡成功
  • 第三代中9户户通机顶盒各种模块刷机串口,
  • 三代中9卫星接收机户户通刷机之签名小板基
门户最新文章

QQ|门户地图|手机版|小黑屋|家电维修论坛 ( 蜀ICP备14030498号 )

GMT+8, 2025-5-1 19:3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