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资料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三八资料网 门户首页 空调维修 查看内容

空调温度传感器坏了不知道阻值?办法有了!

2020-9-4 13:00| 发布者: 南召修电视| 查看: 43| 评论: 1

摘要: 在空调维修过程中,温度传感器(热敏电阻)故障比例较高,一旦出现开路、短路或特性曲线不良等故障,空调将显示不正常的代码,不能正常工作。由于温度传感器上没有标明参数和阻值,往往在维修中难以确定,就是同一品牌 ...

在空调维修过程中,温度传感器(热敏电阻)故障比例较高,一旦出现开路、短路或特性曲线不良等故障,空调将显示不正常的代码,不能正常工作。由于温度传感器上没有标明参数和阻值,往往在维修中难以确定,就是同一品牌,不同型号,其阻值也不一定相同。
  

温度传感器,即在温度升高时阻值减小;温度降低时阻值增大。CPU比较器的负端取样电压为CPU电源电压的1/2,也就是2.5V。而外围电路RTl和RT2运放比较器正端的上拉电阻,R1和R2 是下偏置电阻。
  

空调电路设计人员以常温25度为基准,也就是25度时,RTl=R1、RT2=R2,A、B点电压为2.5V。有些电路设有R3、R4,主要起缓冲作用。当环境温度升高时RTI阻值减小,A点电压上升,比较器输出一差压,经CPU 内部一系列处理,去控制内外机运行状态。
  

大型空调、 变频空调外机控制板,温度传感器接VI的取样电压不是2.5V,而是1/4电源电压,也就是1.25V,其实,确定热敏电阻阻值有一种方法特别简单,选一只50k电位器和一个热敏电阻通用插头,为了方便,之间可以用长导线连接好,拔下怀疑的热敏电阻,插上通用插头,给空调通电,用万用表5v测试电位器两端子的电压,慢慢转动电位器手柄,当电压为2.5V时,停止转动,此时电位器的阻值就是热敏电阻的阻值。例如:阻值为8k,环境温度为30℃左右,那么该温度传感器阻值为10k。
  

在维修中,手头上只有常用的5k和10k的热敏电阻,对于15k、20k、50k),的代换,只能变通代换:准备几只5k和10k的固定电阻,将热敏电阻和下偏置电阻一同换上,例如一台原装大金FVl25DAVl空调,内机管温热敏电阻特性曲线不良,压缩机工作几分钟停机,经确定阻值为20k。因手头只有10k配件.用10k热敏电阻代换原20k热敏电阻,将下偏置20k碳膜电阻换为10k固定电阻,机器工作正常。
  

又例:某美的空调在制热状态下,一开机就吹冷风。外机四通阀工作吸合,但是压缩机和外风机都不工作。由此判断是温度传感器阻值变小引起CPU误判已经制热。打开机盖剪下温度传感器测量阻值近300欧左右,说明已经短路。此时不知道温度传感器阻值多大?只能一一代换试机。先代换个5K温度传感器,通电开机,发现还是直吹冷风,外机没有工作。


说明阻值还是太小了?又换一个10K传感器,通电试机。外机开始工作了,一会儿就吹出热风了。以为这一次可以了,但是只吹一分钟左右观察外风机已经停止转动了。说明CPU认为是出风口温度过高保护了,也就是说温度补偿。而放在出风口上的温度计只显示30度,根本没有达到理想温度。继续换上15K传感器继续观察。这一次出风口温度达到46度!此时外风机停止工作。过了半分钟左右外风机又开始转动了,试机半小时左右一切正常。
  

常见空调传感器阻值:
  

LG 3681HT的室温传感器为5K,管温传感器为10K,
  

格力7053的室温传感器为5K,管温传感器为10K,室外管温传感器为10K,
  

科龙35N2F的传感器都为20K,
  

新科空调的传感器都为10K
  

长虹现在产品的传感器均为10K的
  

春兰的是5K的
  

三菱重工5型柜机:室内外盘管传感器7.5k,
  

一般情况下,空调的管温和室温传感器的阻值是一样的,可以对比量一下就可以了。目前只有少数几个品牌的空调的管温和室温传感器的阻值是不一样的,松下就是这样:室温是15K,管温是20K,海信有一款机型的管温70K,室温5K。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swhflxx 2020-9-26 00:48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论(1)

  • 氧气传感器 O2S-FR-T4-5P-387提高了蒸烤箱
  • 一种绕制微型变压器的方法
  • 自制修电磁炉的好工具机内假负载
  • 十个家电维修技巧一定要看
  • 真诚求助!!!
  • 电脑开机进不了系统
  • 小米65寸电视背光黑屏故障的维修
  • 资料分享
  • 三菱变频器A540电路图(包含电源,驱动 保
  • 户户通电源板应急修复的方法
门户最新文章

QQ|门户地图|手机版|小黑屋|家电维修论坛 ( 蜀ICP备14030498号 )

GMT+8, 2024-5-19 18:2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