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资料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三八资料网 门户首页 电子技术 查看内容

滚筒洗衣机电动机调速工作原理分析

2020-4-21 13:39| 发布者: 南召修电视| 查看: 107| 评论: 0

摘要: 滚筒洗衣机只有洗涤和脱水两种转速,采用双速电动机就可满足需要。近年来很多新型滚筒洗衣机都具有两种以上转速,采用的是可以调速的电动机。  国产滚筒洗衣机上用于调速的电动机,有与传统滚筒洗衣机的双速电动机 ...

滚筒洗衣机只有洗涤和脱水两种转速,采用双速电动机就可满足需要。近年来很多新型滚筒洗衣机都具有两种以上转速,采用的是可以调速的电动机。  


国产滚筒洗衣机上用于调速的电动机,有与传统滚筒洗衣机的双速电动机结构相同的感应电动机(仍称为双速电动机)和单相串勋电动机(简称串励电动机)。这两种电动机都是通过调压来调速的。
  

一、双速电动机调速原理  
    

1.电动程控控制武滚筒洗衣机
   (1)分级调速小鸭XQG50—428G洗衣机的调速电路如图1所示。图中所示开关都是电动程控器的触点开关:K—K1、K2是洗涤和脱水运转的转换开关,1一1T、1B是快轴触点,用以控制洗涤电动机L(即双速电动机低速绕组)的正、反转。S—S2、S3是调速开关,K—K1、K2和S.s2、S3构成调速开关组。洗涤时,K—K1接通,电动机L工作;脱水时,K—K2接通,脱水电动机C(即双速电动机高速绕组)工作。

在电路中TDA1085C(5)脚为调定速度信号输入端,在(5)脚和(9)脚(V端)间由4个构成网络,(5)脚和(9)脚间接入不同的值,得到对应不同转速的基准,当K—K1接通,S置中间位置时,(5)脚和(9)脚间接入电阻4.3kΩ,洗涤电动机L带动滚筒以55r/min的转速作洗涤运转;K—K1和S—S2接通时,(5)脚和(9)脚间一路接入电阻4.3kΩ,另一路与4.3kΩ电阻并联经接人另一个电阻4.3kΩ和82Ω,电动机L带动滚筒以100r/min转速作脱水前的摆匀运转。


而当K-K2和S-S2接通时,脱水电动机C带动滚筒以400r/min转速作低速脱水转动。当K—K2和S—S3接通时,(5)脚和(9)脚接入的电阻一路是4.3kΩ,另一路是与电阻4.3kΩ并联接人电阻82Ω和750Ω,电动机C带动滚筒以800r/min转速作高速脱水运转。也就是接于芯片(5)脚和(9)间的调速电阻值越小。电动机转速越高。
  

电动机及测速发电机启动运转后,测速发电机TC将机械转速以电压信号(即取样电压)形式输送给芯片(12)脚,芯片将设定速度的基准电压与取样电压的差值送到速度上升线性发生器((5)、(6)、(7)脚)、控制放大器((16)脚)和触发脉冲发生器后,(13)脚输出触发脉冲,控制晶闸管的导通角,导致加在电动机上的电压(调速板1端与A端间的电压)变化,使其达到设定的转速。
  

(2)无级调速电路
     双速电动机采用带有开关的可调电阻调速器实现无级调速。图2为SXQG50—868型洗衣机的调速电路,图中S4为电动程控器一组触点。洗涤时,s4的触点24、4、04都处于不接通状态,调速器芯片以调速板上的定值电阻对洗涤电动机L进行调速。由此可知,电动机L只有一种转速,洗涤、漂洗和排水时滚筒以同一种转速转动。
  

脱水时,有低速和高速两种速度。低速脱水时。程控器触点24—04闭合,使调速板(4)和(5)端相接,将调速板上的定值电阻接人转速设定电路,芯片输出的触发脉冲控制调速板1端输出的电压,使设定电压加在脱水电动机c上,c的转速为550r/min。
  

在洗衣机最后一次脱水时,程控器触点24—4闭合,使调速板(3)、(5)端通过调速器ST相接,将ST的电阻接入转速设定电路。当调节碳膜电阻的阻值为最小时,电动机转速为最高(850r/min)。这样,脱水转速就可在550r/min~850r/min范围内连续可调。

1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最新评论

  • 打磨型号的集成电路求助
  • 三菱变频器A540电路图(包含电源,驱动 保
  • 索尼KV-F29 、KV-K29 、KV-J29 型号图像暗
  • 上菱BCD-180W无霜电冰箱烧坏风扇电机故障检
  • 实战冰箱冰柜维修现场维修经验
  • 仿白金机维修及驱动板电路图参数
  • 高压放电拉弧点火模块
  • 户户通主芯片植锡成功
  • 第三代中9户户通机顶盒各种模块刷机串口,
  • 三代中9卫星接收机户户通刷机之签名小板基
门户最新文章

QQ|门户地图|手机版|小黑屋|家电维修论坛 ( 蜀ICP备14030498号 )

GMT+8, 2025-5-1 13:1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