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资料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三八资料网 门户首页 空调维修 查看内容

格力多联机E1故障怎么维修?(下篇)

2019-9-3 14:14| 发布者: 南召修电视| 查看: 114| 评论: 0

摘要: 为了方便你的阅读,特意把文章拆分为上下两篇,今天的内容为格力多联机E1高压保护怎么维修的下篇,下篇主要内容为控制部分引起高压保护怎么维修、安装原因引起的高压保护怎么解决?还有整个课程的总结。接上篇多联机 ...

为了方便你的阅读,特意把文章拆分为上下两篇,今天的内容为格力多联机E1高压保护怎么维修的下篇,下篇主要内容为控制部分引起高压保护怎么维修、安装原因引起的高压保护怎么解决?还有整个课程的总结。

接上篇


多联机出现E1高压保护时,如果用压力表测的压力是3.5MPa,没有达到高压保护值的4.2MPa,而内机线控器上显示了“E1”高压保护,这个时候可以去测量高压压力开关,是否在空调没有达到保护值提前动作了,如果是,那就说明压力开关失效,请更换新压力开关。也可以使用短接压力开关来确认压力开关是否失效,短接后故障消除,就可以判定为压力开关问题。



设备出现保护时,只要压力值恢复到低于保护值,前两次的高压保护会自动复位,第三次出现高压保护不能复位,当你看到手操器上显示“E1”时,设备已经保护三次以上。


且记:高压开关不能长期短接使用,否则真的高压保护出现时,没有高压保护这个关卡,就会出现压缩机过载保护,或者烧毁压缩机的可能。



2、高压压力传感器故障怎么排除?



高压保护出现时,如果测量系统的压力开关是好的,而线控器还会在空调工作十多分钟左右报一次高压保护,而压力表实际测的高压也不到4.2MPa,这个时候用电脑或者是调试器测量的数据,显示高压对应的饱和压力为4190KPa,或者是饱和温度显示64℃(高压保护节点),那这个时候怎么办呢?请检查高压压力传感器是否正常?最快的办法是代换高压压力传感器。因为这个时候有可能是压力传感器失效,测量的数据不准造成的,请更换新的高压压力传感器,即可排除故障。


3、外机主板引起高压保护问题排除方法:


如果前两项都排除了,而空调还是运行到30kgf/cm2左右就报高压保护,有可能就是高压保护回路,主板上的某个元器件出现了问题,引起高压保护,那这个时候请更换主板处理,记着这种情况出现的概率很低。最后才考虑主板。


讲完了制冷系统和控制两部分想问一下大家还有没有其他可能引起高压呢?


冬季制热的时候高压保护怎么维修呢?

其实冬季高压保护的情况和夏季刚好相反,冬季出现高压保护主要考虑室内部分,室内机有电子膨胀阀堵造成系统制冷剂流通不畅,也会引起高压保护,室内机蒸发器脏了,滤网脏了,内机电机不运转,造成室内机的热量散不出来,也会造成高压保护,不过这种几率也比较低,如果大家在实际的维修中,还有这里没有提到的高压保护,欢迎大家在留言区进行讨论。


第三步讲一下安装和外因能引起的设备保E1高压保护。这个情况在实际的安装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哪些呢?信号线接错引起高压保护,有些人会问一个信号线接错会引起高压保护吗?不是应该引起通讯故障吗?

1)、信号线接错

你可以想想一个场景,你们说它会不会出现,现场安装多台外机,把1号系统内机连接到2号系统外机上,单独开启1号系统制热时,2号外机工作,2号系统内机这时是全部关闭状态,内机电子膨胀阀也是关闭状态,外机输出的冷媒全部在管道内,外机运转时间不长就会报E1高压保护。

2)、内机使用柔性风道

多联内机静压是0Pa,本不该接风道,实际安装时却连接了柔性风道,导致冬季制热时内机热量散不出来。

3)、管路焊堵

分歧管焊堵或者是管路中间焊堵。下图就是安装是焊堵的管道。



4)、室外环境温度过高和室内环境温度高运行制热模式,会导致内机线控器报E1高压保护,请关机或者开启送风模式满足用户使用需求,请不要强制开启制热模式。




——完——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 平衡压力、高压压力和低压压力是空调维修的
  • 打磨型号的集成电路求助
  • 三菱变频器A540电路图(包含电源,驱动 保
  • 索尼KV-F29 、KV-K29 、KV-J29 型号图像暗
  • 上菱BCD-180W无霜电冰箱烧坏风扇电机故障检
  • 实战冰箱冰柜维修现场维修经验
  • 仿白金机维修及驱动板电路图参数
  • 高压放电拉弧点火模块
  • 户户通主芯片植锡成功
  • 第三代中9户户通机顶盒各种模块刷机串口,
门户最新文章

QQ|门户地图|手机版|小黑屋|家电维修论坛 ( 蜀ICP备14030498号 )

GMT+8, 2025-5-7 12:0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