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凝压力就是制冷剂在冷凝器内有气体冷凝成液体的压力,由于制冷系统中冷凝器内部的压力无法测量,而实际上,制冷剂在排气管以及冷凝器内的压力降其实很小,所以不管设计调试还是检修当中,一般认为排气压力近似等于冷凝压力。

冷凝温度和冷凝压力一一对应,即凝结时的饱和温度,冷凝温度不等于冷却介质的温度,两者之间也存在着传热温差。
那么,冷凝温度如何确定?
按照经验,系统的冷凝温度=环境温度+(10~15℃);我们以夏天环境温度35℃空调为例子。夏天的空调室外环境温度35度左右,我们就可以估算此时的冷凝温度:冷凝温度=35+(10~15℃)=45℃。
冷凝温度所对应的压力就是冷凝压力,(可以通过制冷百科公众号提供的温度压力表查询)如果制冷系统的排气压力如果比这个压力低,请考虑制冷剂的充注量是否偏少等;系统的排气压力如果比这个压力高,请考虑制冷剂的充注量是否偏多、冷凝器换热是否充分、膨胀阀开度是否太小等等。
蒸发温度就是液态制冷剂沸腾时的温度。在制冷剂流量一定时,蒸发压力越低,蒸发温度越低。但是,不断的降低系统的蒸发温度,制冷压缩机的制冷量也会不断地减小,制冷速度也不是一定就能变快,而且在蒸发温度越低的情况下,系统的制冷系数就越低。
按照经验,空调系统的蒸发温度=环境温度 —(10~15℃);我们以夏天(房间内设定温度22℃)空调为例子:
夏天的空调室内机温度22度,我们就可以估算此时的蒸发温度:蒸发温度=环境温度 —(10~15℃);即蒸发温度=22—(10~15℃)≈12℃;

蒸发温度所对应的压力就是蒸发压力,(可以通过制冷百科公众号提供的温度压力表查询),如果制冷系统的蒸发压力比这个压力低,请考虑蒸发器的换热是否有题、膨胀阀开度是否太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