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剂的排放制冷剂的排放一般指直接把制冷剂排放到空气中, 排放时,周围环境一定要通风良好,不能接近明火,否则要产生有毒气体。 1、关闭歧管压力计上的高、低压手动阀,并将其高、低压软管分别接在压 缩机高、低压检修阀上,中间管的自由端放在工作擦布上。 2、慢慢打开高压手动阀,让制冷剂从中间软管上排出,阀门不能开得太 大,否则压缩机内的冷冻润滑油会随制冷剂流出。 3、当压力表读数降到0.35MPa以下时,再慢慢打开手动阀,使制冷剂从 高、低压两侧同时排出。 4、观察压力表读数,随着压力下降,逐渐开大、低压手动阀,直至高、 低压表的读数指示为零。 2制冷剂的回收制冷剂回收主要有以下三个办法: 冷却法、压缩法、吸附脱离法 回收过程中会造成制冷剂质量不纯,因而最好对回收的制冷剂进行再生处理。 1、回收步骤: 1)、将歧管压力计接到回收机及汽车空调系统上,注意连接前必须使用空调系统的制冷剂冲洗所有连接软管,以排除软管内的空气。 2)、将回收钢瓶与回收机连接起来,同样要排除软管内的空气。 3)、接上电源,打开开关,按说明书进行回收操作和停机。 4)、使用真空泵,进行系统抽真空。 5)、将回收后经过干燥、过滤、去油处理的制冷剂充装到回收钢瓶中。 关机,切断电源,卸下所有连接管。 2、冷却法回收 使制冷剂蒸气冷却液化,可使用干冰等使制冷剂冷却、液化后回收,此法适宜于干净的制冷剂。 冷却法有一套独立的冷冻循环系统,回收容器内的制冷剂在蒸发器中冷凝成液体。从汽车空调系统排出的制冷剂通过过滤干燥器,除去水分和杂质;通过分油器除去制冷剂中的润滑油,进入回收容器。对于制冷剂纯度要求不太严格的场合,被回收的制冷剂可重新加注到制冷系统。 3、压缩法回收 用压缩的方法将制冷剂蒸发变成液体:从空调系统排出的制冷剂通过过滤干燥器,除去水分和杂质,受吸气压力调节控制阀,部分液态制冷剂存留在储液罐中,气态制冷剂进入压缩机被压缩成高温高压气体,通过分油器时,与制冷剂混合的冷冻润滑油被分离出来,流回压缩机,制冷剂则进入冷凝器被冷却,通过气液分离器,被冷凝的液态制冷剂流到回收容器,回收容器中的部分气态制冷剂会通过毛细管被压缩机吸入。 制冷系统抽真空抽真空是为了排除制冷系统内的空气和水气,是空调维修中一项极 为重要的程序。因为对制冷系统进行维修或更换元件时,空气会进入 系统,且空气中含有一定量的水蒸气(湿空气)。 系统抽真空时,时间越长,系统内残余的水分就越少。为最大限度地将系统内的空气及湿气抽出,必须采用重复抽真空法,即第一次抽真空完毕后,再连续抽30min以上。 抽真空管路连接方法: 1)将歧管压力计上的两根高、低压软管分别与压缩机上的高\低接口相连;将歧管压力计上的中间软管真空泵相连。 2)打开歧管压力计上的高、低压手动阀,启动真空,并注视两个压力表,将系统抽真空至98.70—99.99kPa。 3)关闭歧管压力计上的高、低压手动阀,观察压力表指示压力是否回升。若回升,则表示系统泄漏,此时应进行检漏和修补。若压力表针保持不动,则打开高、低压手动阀,启动真空泵继续抽真空15—30min,使其真空压力表指针稳定。 4)关闭歧管压力计上的高、低压手动阀。 5)关闭真空泵。先关闭高、低压手动阀,然后关闭真空泵,以防止空气进入制冷系统。 4制冷系统检漏1、压力检漏 向制冷系统中加入氮气,然后用肥皂液检漏。若有泄漏,泄漏处会出现肥皂泡。采用压力检漏时,严禁用压缩空气进行检漏,因为压缩空气中含有水分,水分随空气进入后会在膨胀阀处产生冰堵。工业氮气无腐蚀性、无水分,且价格便宜,但瓶装高压氮气一定要用减压表加注。 加压试漏时,首先应正确连接歧管压力计:高压软管接在排气管道 上(高压侧),低压软管接在吸气管道上(低压侧)。将软管连接在压缩 机的高、低压检修阀上,打开高、低压检修阀,向系统中加入干燥氮 气其压力一般应为1.5MPa左右。当系统达到规定压力后,用肥皂液 涂在系统的各连接处和焊接处,仔细观察有无泄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