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资料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三八资料网 门户首页 电工论坛 查看内容

为什么装修中多用硬线?硬线和软线有什么区别?

2019-6-8 09:38| 发布者: 小管家| 查看: 66| 评论: 0

摘要: 新房装修,大大小小有很多细节,每一个细节都需要谨慎对待,要知道,很多装修细节都与住房舒适度和安全性沾边。但是装修材料那么多,很多朋友在选择材料时常常不知如何抉择,而且最常见的就是在新房电线是用软的好还 ...
新房装修,大大小小有很多细节,每一个细节都需要谨慎对待,要知道,很多装修细节都与住房舒适度和安全性沾边。但是装修材料那么多,很多朋友在选择材料时常常不知如何抉择,而且最常见的就是在新房电线是用软的好还是硬的好中纠结。

维修电工师傅向业主推荐软电线,说软电线的延展性能好,日后维修也方便;而装修电工师傅又跟业主推荐硬电线,说硬电线穿管比软线好,所以用单股线好。这下朋友们都懵了,都是专业人士推荐的,那到底用硬电线还是用软电线装修好?硬电线和软电线之间又有何区别?

下面为您详细讲解。

一、什么是硬电线?什么是软电线?

软电线,又叫护套线。一般是多股直径1毫米以下可导电的固态金属丝绞合而成的导线,即内部为多股铜丝缠绕在一起。

硬电线,又叫塑铜线。一般10平方以下的硬电线都是单股线,是由少数几根粗铜芯组成的。

二、为什么在家装中多数用硬电线?在家装中,选则硬电线和软电线的优缺点?

1.从使用寿命上看,由于硬电线的电线比较粗,所以不易被氧化;而软电线是由多股细铜线组成的,容易被空气氧化。所以硬电线的使用寿命明显比软线长久。

2.从价格上看,由于软电线的电线比较软,要经过多次缠绕才能使用;而硬电线只有一根铜线,直接穿就行了。所以硬电线比软电线的工序少,价格也相对便宜许多。

3.从载电量上看,软电线由于是用多股铜丝缠绕而成的,所以在载流量上比单股铜线的硬电线大,但在突发性承受负荷上,硬电线的承受能力又比软电线强。不过,一般家用的话,电流基本上不超过100A,用单股的就可以。

4.从安全性上看,软电线标准的使用方法,是在接线时对接头烫锡或压线鼻子,否则多股线有可能翘起一根,与旁边导体相连,发生危险。而硬电线硬度较强,安全性也相对较强。

5.从便利性上看,更换电线时,硬线虽然较为费力,但可以保证完整的从穿线管内顺利抽出,必要时,还可替代穿线钢丝,将新线一同扯入。而软线老化后很容易发生断裂,换线时很可能会不小心将线拉断。

三、硬电线与软电线的使用场所一般在哪?

由于软电线的抗拉力较弱、抗腐蚀较弱、抗疲劳强、废品回收率低,因而软电线适用于设备布线时的连接。

硬电线相对于软电线来说,价格更便宜、抗拉力更强、抗腐蚀更强、抗疲劳更弱、废品回收率也高,因而硬电线一般用于电力系统,即用于埋墙、埋地,作为主线使用。

可见,两者其实没有谁差谁坏的区别,只有谁更适合哪个位置。所以大家可以根据装修的位置来选择硬线还是软线。一般家用建议优先考虑硬电线,这样抗氧化性能较好些,使用时间长;不过在施工的时候,如果电路转弯过多,也可以选择软电线,这样比较好穿些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 开关背面L、L1、L2各代表什么?火线,零线
  • 电三轮高低档知识普及!如果你不掌握高低档
  • 分时电表和普通电表哪个合算,关于峰谷电,
  • 2019低压电工实操考试题库(全部22道题)
  • 牛人嫌弃空调外机太脏,拿高压水枪冲洗,结
  • 洗衣机中电源滤波器的特点与常见故障检修
  • 电工证如何查询?官方网站和山寨查询网站傻
  • 家用楼道声控灯口出三根线怎么接线线
  • 二合一电源OB5269CP+AP3041方案--原理与维
  • 坚决不能干的事情!电表如何调快慢_电表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一对真力监听音箱左右边的声音差别非常大的
  • 东芝房间空调开机不成功故障(图)
  • 求TCL D32A810电视机开机亮一下就黑屏
  • 九阳电磁炉e7故障维修,同行没修好拿过来的
  • 格兰仕SD-G238W微波炉显示正常不加热。
  • 海尔LE48AL88C88 背光电流技改
  • 平衡压力、高压压力和低压压力是空调维修的
  • 打磨型号的集成电路求助
  • 三菱变频器A540电路图(包含电源,驱动 保
  • 索尼KV-F29 、KV-K29 、KV-J29 型号图像暗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QQ|门户地图|手机版|小黑屋|家电维修论坛 ( 蜀ICP备14030498号 )

GMT+8, 2025-6-29 06:4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