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系统冷冻油和载冷剂在系统运行中都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选用不当,一不小心就可能掉坑。今天我们就来看一看冷冻油和载冷剂的选用到底有啥讲究。 冷冻油(润滑油)
一、 冷冻油的使用目的 1、减少摩擦 润滑油的注入,在压缩机各摩擦面形成油膜,既减少摩擦,又可减少能耗; 2、带走摩擦热 注入润滑油,可以带走摩擦热,使运动副的温度保持的合理范围,同时还可以带走各种机械杂质,起到防锈和清洁作用 3、减少泄漏 在摩擦面间隙充注润滑油可以对制冷压缩机摩擦面间隙起到密封作用
二、冷冻机油的种类 1、天然矿物油(简称矿物油) 矿物油是从石油中提取的润滑油,它只能与极性较弱或非极性制冷剂相互溶解; 矿物油分为四个品种:L-DRA/A、L-DRA/B、L-DRB/A和L-DRB/B; 2、人工合成油(简称合成油) 合成油弥补矿物油的不足,通常都有较强的极性,能溶解在极性较强的制冷剂(如:R134a)中; 3、合成油主要有两类 聚酯类油:多元聚酯(POE)油的综合性能较好 聚醚类油:环氧乙炔-环氧丙烷共聚醚(PAG)的综合性能较好 三、冷冻油的使用 1、与制冷剂的相容性 有限溶解:如氨,工质和油分层,需要油分离器,通过人工或自动控制实现回油; 无限溶解:如氟利昂,高浓度的油漂浮制冷剂上部,常采用回热循环实现回油; 溶油性随温度的关系; R22溶解度产生的转化温度在15℃。在B状态,混合物出现分层,B’为贫油层,B”为富油层。 2、制冷剂的饱和压力与含油量的关系(例:R22) 当制冷剂中含有润滑油后,制冷剂与润滑油将组成二元溶液,制冷剂的饱和温度会有所升高。 载冷剂
一、载冷剂的定义与种类 1、载冷剂的定义 在空调等工程中,常常需要一种中间物质将制冷装置产生的冷量远距离输送或间接冷却被冷却物,这种中间物质通常称为载冷剂(Coolant) 2、载冷剂的种类 水(0℃以上):一般空调工况 盐水(Brine ,0℃以下):制冰、冰淇淋产业普遍采用 氯化钠、氯化钙溶液,等 乙二醇溶液(Glycol, 0℃以下):蓄冰工况 丙二醇溶液(0℃以下) :蓄冰工况
二、常用载冷剂的性质 1、空气 用空气作载冷剂其优点是到处都有,容易取得,不需要复杂的设备;其缺点比热小,所以只有利用空气直接冷却时才采用它。在冷藏库中,就是利用库内空气作载冷剂来冷却食品的。 2、水 水具有比热大、无毒、不燃烧、不爆炸、化学稳定性好、容易获得等优点。因此,在空调制冷系统中广泛用水作为载冷剂,但是,水的凝固点高,因而只能用作制取0℃以上温度的载冷剂。 3、盐水 盐水可作为制取制冷温度低于0℃的载冷剂。 配制盐水所用的盐有氯化纳(NaCl)、氯化钙(CaCl2)、氯化镁(MgCl2)。常用作载冷剂的盐水有氯化纳(NaCl)水溶液和氯化钙(CaCl2)水溶液。 4、有机物溶液 一些不允许使用有腐蚀性载冷剂的场合可采用甲醇、乙二醇、丙二醇等水溶液。
三、载冷剂的应用 乙二醇溶液用于蓄冰空调系统
四、载冷剂的特性 1、载冷剂的一般特性 盐水溶液:对金属有较强腐蚀性 氯化钠:可用于直接接触食品冷藏 氯化钙和氯化钠对金属有腐蚀性,使用时应加重铬酸钠作为缓蚀剂,通常在每立方的氯化钙溶液中加1.6kg重铬酸钠和0.432kg的氢氧化钠,在每立方的氯化钠溶液中加3.2kg重铬酸钠和0.864kg的氢氧化钠。 2、醇类溶液:
载冷剂的热力特性——盐水 载冷剂的热力特性——乙烯乙二醇水溶液
五、载冷剂的选用原则 1、比热尽量大:减小载冷剂流量,节省泵耗 2、凝固温度低于蒸发温度4~8℃,沸点高
3、浓度低于合晶点浓度 4、导热系数大:节省热交换面积 5、比重小、粘度小:降低扬程,节省泵耗 6、腐蚀性小:否则需要缓蚀剂或抗腐蚀部件 7、无毒,化学稳定性好 8、价廉
联盟线上学习分享,开课啦!!! 截止到目前,我们的粉丝已超过15000人,而且90%以上都是制冷技术领域人士。在此感谢各位老铁2年来的陪伴和支持! 为推进我们彼此的了解,了解更多更新的资讯,掌握更专业、更前沿的技术,联盟接下来将花精力为大家搭建一个线上学习分享的平台。 学习机制: 1、每月2-4次的线上直播平台分享(可选择性去学习)。 2、学习者也是分享者,你也需要分享自己的经验和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