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资料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三八资料网 门户首页 电工论坛 查看内容

【知识】交流接触器常用接线电路图和实物图,超实用!

2021-5-26 14:44| 发布者: 维修迷| 查看: 182| 评论: 0

摘要: 今天分享一些交流接触器常用接线电路图和实物图,从简单到复杂。单的点动这是实物,切勿用于正反转线路点动是最基础的,两个接触器的点动是不能用于电机的正反转线路的。这个是接触器的互锁互锁常用于控制电机的正反 ...
453586398938


星三角启动的控制线路



往返小车,很经典的电路

接触器(Contactor)是指工业电中利用线圈流过电流产生磁场,使触头闭合,以达到控制负载的电器。接触器由电磁系统(铁心,静铁心,电磁线圈)触头系统(常开触头和常闭触头)


和灭弧装置组成。其原理是当接触器的电磁线圈通电后,会产生很强的磁场,使静铁心产生电磁吸力吸引衔铁,并带动触头动作:常闭触头断开;常开触头闭合,两者是联动的。



当线圈断电时,电磁吸力消失,衔铁在释放弹簧的作用下释放,使触头复原:常闭触头闭合;常开触头断开。



工作原理

接触器的工作原理是:当接触器线圈通电后,线圈电流会产生磁场,产生的磁场使静铁心产生电磁吸力吸引动铁心,并带动交流接触器点动作,常闭触点断开,常开触点闭合,两者是联动的。当线圈断电时,电磁吸力消失,衔铁在释放弹簧的作用下释放,使触点复原,常开触点断开,常闭触点闭合。直流接触器的工作原理跟温度开关的原理有点相似。




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往往会遇到因交流接触器辅助触头损坏,又无法修复且设备又急需使用的关键时刻,下图的接线方法,利用接触器的主触头来替代辅助触头,就可满足应急使用的要求。



按下QA,接触器C吸合,松开QA后,C的主触头可兼任自锁辅助触头,使接触器自锁,因此C保持吸合;TA为停止按钮,在停车时,按动TA的时间要梢长一些。



不然手松开按钮后,接触器又吸合,会使电动机继续运转,这是因为虽然电源被切断,可由于惯性的作用,电动机转子仍然转动,其定子绕组会感应电动势,一旦停止按钮马上恢复,感应电动势直接加在接触器线圈上,使其两次吸合,电动机继续运转。



注意:380V的电路有缺陷,就是电动机停止运转后,其引出线及电动机带电,使维修不太安全,因此,这种线路只能在应急时使用。



接触器与断路器的区别

接触器是利用线圈来控制电路的通断,接触器通电后,常开的就闭上了,常闭的打开,这样来控制。


1、断路器主要做保护是没错。它的保护目前比较常用的是三段保护,既过载保护、短路短延时、短路长延时。还有一些欠压、过压等保护功能。具体视品牌、型号而定。它的分合闸可以手动也可电动。安装方式有固定式、抽屉式等三种方式。根据电流的大小和工作电压的等级可以分为低压塑壳断路器、低压框架断路器和高压真空断路器。根据脱扣曲线的不同可以分为不同的使用场合。和保险丝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2、接触器主要做工业控制用,一般负载以电机居多,当然会有一些加热器、做双电源切换等场合使用。在接触器的通断是通过控制线圈电压来实现的。根据灭弧的不同结构可以分为真空接触器和普通接触器。根据不同的控制电压可以分为直流接触器和交流接触器。



它的主要附件为辅助触点。而且本身不具备短路保护和过载保护能力,因此必须与熔断器、热继电器配合使用。




12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 开关背面L、L1、L2各代表什么?火线,零线
  • 电三轮高低档知识普及!如果你不掌握高低档
  • 分时电表和普通电表哪个合算,关于峰谷电,
  • 2019低压电工实操考试题库(全部22道题)
  • 牛人嫌弃空调外机太脏,拿高压水枪冲洗,结
  • 洗衣机中电源滤波器的特点与常见故障检修
  • 电工证如何查询?官方网站和山寨查询网站傻
  • 家用楼道声控灯口出三根线怎么接线线
  • 二合一电源OB5269CP+AP3041方案--原理与维
  • 坚决不能干的事情!电表如何调快慢_电表偷
  • 打磨型号的集成电路求助
  • 三菱变频器A540电路图(包含电源,驱动 保
  • 索尼KV-F29 、KV-K29 、KV-J29 型号图像暗
  • 上菱BCD-180W无霜电冰箱烧坏风扇电机故障检
  • 实战冰箱冰柜维修现场维修经验
  • 仿白金机维修及驱动板电路图参数
  • 高压放电拉弧点火模块
  • 户户通主芯片植锡成功
  • 第三代中9户户通机顶盒各种模块刷机串口,
  • 三代中9卫星接收机户户通刷机之签名小板基

QQ|门户地图|手机版|小黑屋|家电维修论坛 ( 蜀ICP备14030498号 )

GMT+8, 2025-5-1 13:0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